也談初中語文課堂高效的達成
泰州實驗中學?? 楊余群
基礎教育發(fā)展到今天,無論是適應課程改革的發(fā)展,還是迎合應試教育的需要,讓僅有四十五分鐘的課堂發(fā)揮出最大課堂效率,是各門學科追求的目標。而對一直被詬病為“少慢差費”的語文學科,則顯得尤為必須、迫切。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,則又是“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”,有許多意見、建議也十分中肯。這里,我只是根據(jù)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,就初中語文課堂高效的達成,談幾點個人體會。
一、厘清高效概念,把握教學本末
語文課堂的高效,不應以學生語文考試成績的提高為終極目標,而應該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(zhì)為指向。換一句話說,不能以學生會回答幾條考試題目為課堂學習的主要任務,而應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追求。有些語文課堂,以訓練為主導,精于講,反復練,將一篇課文剖裂成考試形式的閱讀理解,把語文課堂學習訓練成考試答題的條件反射。這固然在短期內(nèi)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,但是,一堂語文完全沒有了語文味,學生除了機械答題外,毫無文句的把玩,文化的浸染,情感的熏陶,更無人文素養(yǎng)的提升。試問,這樣的語文課能算作是高效語文課嗎?所以,高效語文課堂應該定位成新課標所要求的那樣: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(yǎng)的形成與發(fā)展。學生語文素養(yǎng)的形成和提升是語文教學之本,語文考試是語文素養(yǎng)的評價手段之一,是語文教學之末。本末不可倒置!
二、創(chuàng)設和諧氛圍,鼓勵張揚個性
語文是“語”,是“文”。無論是口頭的“語”,還是書面的“文”,有見解,有創(chuàng)新,才能賦予“語”或“文”以靈魂,講出的“語”寫出的“文”才能出彩動人。因此,教師沒有見解地照本宣科《教參》,教學過程的一講到底的一言堂,或一味提問的窮追猛打等,都是目中無人的專制式課堂教學。這樣的課堂,學生沒有時間獨立思考,沒有機會提出質(zhì)疑,沒有平臺展示自我,長此以往,只會被訓練成人云亦云的“書袋子”“書呆子”,根本不可能形成什么語文素養(yǎng)。相反,民主、平等的和諧學習氛圍,能給學生思考的時間、質(zhì)疑的機會、交流的空間、施展的平臺。學生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勤于思考,勇于質(zhì)疑,大膽創(chuàng)新,暢通交流,當然就能“言為心聲”“我手寫我心”地彰顯獨立個性?!犊滓壹骸肥浅踔姓Z文教材的不朽名篇,可能是政治因素的影響,傳統(tǒng)《教參》將孔乙己悲劇原因一味歸結(jié)為社會環(huán)境,而學生讀《范進中舉》了解其作者吳敬梓,讀《狼》了解其作者蒲松齡時,不禁要發(fā)問,處于同一社會環(huán)境下同樣未能中舉的吳敬梓、蒲松齡,咋沒淪落為像孔乙己那樣要靠偷竊為生的怪物呢?一味強調(diào)社會因素的外因,而忽視個人格的內(nèi)因。其實,這本身就有悖于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常識。其實,魯迅先生在塑造刻畫這一打上時代烙印的人物形象時,也交待了孔乙己個人的“好喝懶做”“不會營生”的自身因素。所以,孔乙己就是孔乙己,吳敬梓就是吳敬梓,蒲松齡也就是蒲松齡,個性差異,成就了他們各自的本身。課堂上學生的發(fā)現(xiàn)與質(zhì)疑,教者的思考與肯定,對學生日后的成長發(fā)展的功量不言自明。
三、精準定位目標,做到有的放矢
學生語文素養(yǎng)的形成,非一日之功。語文學科教學是一項慢的藝術,任何急功近利的舉動,都是違背語文教學規(guī)律的逆天之舉,其結(jié)果必然是欲速則不達。因此,一節(jié)語文的教學目標不能貪大求全,要瞄準“三維”,立足教材,切合學情,具體可測。在積累知識,提升能力、養(yǎng)成習慣同時,采取科學的方法,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(yǎng)。不同的教學內(nèi)容,明確不同的目標側(cè)重點。古文,在積累文言詞匯、了解常見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識的基礎上,側(cè)重于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對學生的情感熏陶。而對外國文學作品,則應該在學生積累相關語文知識的基礎上,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外國文化,有批判地吸收國外先進文化。
四、優(yōu)化教學流程,力爭多快好省
把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花在“刀口”上。教師要充分“備”,備教材,備學生,備自己。學生要充分學,課前學,學出疑問,學出自主;課上學,充分交流,努力釋疑;課后學,拓展延伸,小結(jié)反思。師生都應樹立洋思中學“先學后教”的理念,學生能解決的問題(包括同學之間合作學習能解決的問題),絕不由老師包辦代替。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,現(xiàn)代教育手段的引入,有時也讓我們課堂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,其中,網(wǎng)絡和云技術,還讓我們的課堂教學自由地延伸至課外,成為無所不在的泛學習。一句話,只要我們做教學的有心人,簡約語文課堂教學流程,務本求真,語文課堂教學一定能做到多快好省。
五、關注課堂整體,允許差異發(fā)展
學生是一個群體,群體必然存在差異。高效課堂不要求每一個學生同時抵達終點,但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奮力沖向終點。高山不需要齊整,參差方顯氣度。如果每一個班級培養(yǎng)出的學生都是一個類型的復制,那怕全都考取清華、北大,那一定不是神話,而是悲劇。我們要看到人與人的差異,允許這種差異。但是,我們允許差異,不是放任自流,是有引領的差異。要關注課堂上的每個學生,也要關注教師自己。對照教學目標,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,不拋充,不放棄課堂上的每一個人,讓每一個人都有成長,有發(fā)展。
高效課堂有一個顯著的標志,那就是:課堂不是老師表演舞臺,課堂是組織學生學習平臺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,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之一。把課堂時間盡可能多地還給學生,只要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,感悟,表現(xiàn),享受,我們語文課堂就一定能甩掉少慢差費的“帽子”,一定能成為高效率的語文課堂。